会计师,会计师证怎么考有什么条件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会计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会计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会计和会计师有什么区别?
一、证书性质的不同
会计师是一种职称。会计职称分为会计初级职称、会计中级职称、会计高级职称。根据现行会计职称管理规定,通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后可以评定会计师职称。
注册会计师是指执业资质。谈到注册会计师,指的就是通过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并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
二、报考条件的不同
报考会计师(会计中级职称)的硬性条件是:
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五年。
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四年。
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二年。
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一年。
5、取得博士学位。
注册会计师考试
有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报考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条件是:
1、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2、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综合阶段考试: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已取得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
三、考试科目的不同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注册会计师考试实行的是“6+1”模式,是指专业阶段考6科,分别是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综合阶段考试考1门,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会计泛指一般的会计人员,包括会计师。会计师则是会计人员中具备会计师任职资格,持有国家发给的会计师任职资格证书的人员。会计师的职业能力高于助理会计师以下的会计人员,低于高级会计师。
会计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什么区别?
二者业务几乎没有区别。审计事务所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部门利益争夺的产物。 我国恢复注册会计师行业之初只有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行业主管部门是财政部以及下属的注册会计师协会,后来各级审计机关也举办“审计师事务所”或“审计事务所”行业协会是国家审计署下属的“中国注册审计师协会”,执业人员称为“注册审计师”。再后来,“注册会计师协会”与“注册审计师协会”合并,执业人员统一称为“注册会计师”业务主管部门为财政部,但审计事务所仍然挂靠在各级审计机关,直到2000年行业全面脱钩改制,改制后都称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已成为历史名词。 会计师事务所(Accounting Firms)是指依法独立承担注册会计师业务的中介服务机构,是由有一定会计专业水平、经考核取得证书的会计师(如中国的注册会计师、美国的执业会计师、英国的特许会计师、日本的公认会计师等)组成的、受当事人委托承办有关审计、会计、咨询、税务等方面业务的组织。会计师事务所经营范围有: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报告,基本建设年度财务决算审计,代理记账、会计咨询、税务咨询、管理咨询、会计培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业务(企业经营涉及行政许可的,凭许可证经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会计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会计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